1月份,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顺利实现新年良好开局。
一、全省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1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79.4亿元,同比增收36亿元,增长14.8%。其中,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8.2亿元,同比增收39亿元,增长30.2%。
1月份,全省财政支出完成187.6亿元,同比减支91.5亿元,下降32.8%。
二、全省财政运行主要特点
(一)月度收入再创新高。1月份,全省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奠定良好开局。从总量上看,当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亿元,单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从增幅上看,当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位居中部地区第2。当月全省财政收入再创新高,主要与全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各地加大汇算清缴力度以及元旦春节两大假期消费需求明显增强等因素有关。
(二)主体税种增势分化。1月份,全省税收收入完成2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亿元,增长7.5%。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60.4亿元,同比增长25.8%,主要是电信、建材、化工和交通运输业贡献;营业税完成51.7亿元,同比增长22.6%,主要来源于金融保险业;消费税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13.6%,酒和汽车制造业贡献较多;增值税完成59.7亿元,同比下降19.4%,主要是成品油、商业和煤炭行业减收;个人所得税完成10.4亿元,同比下降9.1%,主要受减少所得税率级距和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等因素影响。五大主体税种增长呈现分化趋势,阶梯状特征明显。
(三)地方非税增收强劲。1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完成39.4亿元,同比增收19.6亿元,增长99.3%。其中,省级非税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下降48.1%,主要是受月度分成次数增加影响,当月部分非税收入延迟到下月入库。16市共完成非税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1.2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新年伊始,各地加大非税征管和汇算清缴力度,增加非税收入入库数;二是一次性因素较多,如宣城市宣广高速2008-2010年一次性分红收入1.5亿元,宣州区小学搬迁产权转让收入4000万元,宁国市社保局一次性资产处理收入2800万元,安庆华茂集团国有股减持收入7000万元等带动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迅速增长。芜湖市星马投资公司门面房等资产变现收入6500万元,滁州天长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5600万元等,带动了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大幅增收。
(四)区域财政开局良好。1月份,全省16个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76个县(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当月全省16个市中,有11个市收入总量超过10亿元,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分别超过6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有11个市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亳州、六安、池州三市增幅超过30%,分别为49%、35.3%和31.5%。76个县(区)中,有42个县(区)收入总量超过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个,其中,当涂、颍上、肥西三县收入超过4亿元;有46个县(区)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五河县等8个县(区)收入增幅在50%以上。1月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北三市七县财政总收入分别完成178.7亿元、109.8亿元和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20.3%和23.1%,区域财政开局较为良好。
(五)支出规模有所下降。1月份,全省财政支出187.6亿元,同比减支91.5亿元,下降32.8%。全省财政支出规模下降主要是当月省级财政支出大幅下降导致。1月份,省级财政支出13.6亿元,同比减支129.1亿元,下降90.4%,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上年同期中央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0.6亿元和粮食风险基金14.4亿元在1月份作为省级支出列支,而今年则改列市县支出,导致本月省级财政支出大幅下降。二是上年养老保险资金48.8亿元也在1月份支出,而今年同期尚未列支,支出时间差造成不可比减支。预计2月份全省财政支出将大幅增加。
(六)基层保障能力增强。1月份,全省财政支出总量虽然受不可比因素影响同比有所下降,但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1月份,16市共完成财政支出174亿元,同比增支37.6亿元,增长27.6%,其中,76个县(区)共完成财政支出119.7亿元,同比增支35.5亿元,增长42.1%,支出总量占16市支出总量的68.8%,支出增量占16市支出增量的94.4%,全省16市财政支出增量几乎全部用于保障基层,促进县级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元月份,全省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开门红”,但是纵观今年全省财政经济形势,财政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相比上年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仍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准确研判形势,努力有所作为,大力构造财政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实现财政稳定增收。同时,要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全年财政收支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