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无用之事,何遣有涯之生?”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在日复一日或喧嚣、或孤独的忙碌中,人似乎唯独缺少一种满足感。人有时候需要从社会角色中退出来,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我们日复一日焦虑与忙碌,最终是为了什么。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参透了这些,他一生之所求不过是精神上的自由。有时候,当我们放下一些对名利、权势等“有用”之物的执念,在一些无用而美好的事情上寻找乐趣,反而更能感受生命的自由与自在。
9月25日,“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以“无为与逍遥——庄子的哲学智慧”为题,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讲解这个题目。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重要?
中国人的哲学体系就是儒、道、佛三家。大家都知道,庄子是道家的代表。那么,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不重要?我们需要在比较之中来观察。
在儒、道、佛三家中,佛教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大家都知道,佛教来自印度,后来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化客为主”了。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佛教的信徒比道教更多。佛教最鼎盛的时代就是唐朝。同一时期,道家也非常重要。因为唐朝皇帝姓李,他们认为道家是同宗,就把道家排在首位,之后是儒家和佛家。但即便是在唐朝,佛教的寺庙也比道观多,和尚也比道士多,这一点,从统计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虽然佛教如此成功,但中国真正本土原创的还就是儒、道两家,我们可以用比较的立场去观察儒家和道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有两种说法比较流行:
第一种是儒道互补,相反相成。从个人来说,儒家是进取的、积极的,道家相对是谦退的。我一直说,儒家是做加法,道家是做减法的。两者落到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往往是这样的: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达”是“发达”,指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而“穷”则是“不得志”的意思。对个人来讲是这样,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都如此,对整个文化脉络而言,也是这样,儒道互补,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一种说法是“道家主干说”。对于“有”和“无”的问题,这一类的抽象哲学思辨,道家比儒家厉害得多。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黑格尔,他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就曾说过,从哲学史来说,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善良的、老练的道德教训,得不到什么特殊的东西。这个话讲得挺刻薄,但我们要知道,黑格尔是从哲学立场上讲的,所以他会认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老子比他了不起得多。所以,对老子,黑格尔有很多分析,孔子则是一带而过。
但是你作为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哪个更重要?我不得不承认,儒家很重要。儒家确实是主干,没有儒家,中国文化是不能想象的。我们也同样不能想象,没有老子、庄子的中国文化会是什么样子?
儒家对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也是最紧密的。说这话,我不是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而是站在经验的立场。儒家不是孔子脑袋一拍想出来的,他是在历史中生长出来的。儒家的观念已经不用学习,从小到大,你的父母、家庭、社会环境中都有,没有人会特别告诉你,这是儒家的想法。但道家可能得学,比如说,别紧张、要放松、要保持距离,要有超越的眼光,佛要学,道也要学。儒当然也要学,但在很大程度上,两千年间,日常生活中,孔子都在那里,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对中国几千年的影响,儒家的确是第一的。
但道家就不重要吗?肯定不是。如果超出中国,讲“人类共同体”,要在世界多元的传统文化的视野里来讲,道家的影响绕不过去。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统计,在翻译为外文的中国经典中,老子的译本远远超过《论语》。跳出中国文化,道家肯定要比儒家影响大,《老子》比《论语》影响大,他是思辨性的,讲了更抽象、更普遍的观念。
“儒道互补”对,还是“道家主干”对?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不必争。在中国文化当中,儒道互补,当然是正确的,而且不得不承认,是以儒家为主。
道家到底怎么想的?
道家到底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观察角度,从这个层面上比较儒道两家,可以凸显道家的特点。
从“天”的角度看:这个“天”是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看法。道家的视野要比儒家的宽广很多。儒家观察的是中国文化的“现实精神”,是“人世”。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一生狼狈,周游列国。别人劝他隐退,他说,我和鸟兽是无法在一起的,我是人。他关注的主要是人。打开《论语》,你就可以看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都是和“人”有关的,全是围绕人间社会的。孔子最重要的就是现世。你看道家,《庄子》打开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鲲”其实是“鱼籽”,以前说“鲲”是大鱼,其实是不对的。庄子的话天南海北,讲到哪儿是哪儿。庄子把鱼籽说得那么大,可见鱼有多大?他还说过,古老的大树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树很长寿,而人只有百年之寿。儒家的观念主要是针对人间的,而道家,比如《庄子》,翻开书是一个很大的世界,而且是一个自然的世界。
从“地”的角度看:这里的“地”不是地理,而是人间的制度。儒家讲制度建设,注重秩序。而庄子是破坏制度的,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篇章,《外篇》里的《胠箧》,这里面就讲,每个人都会把钱放在箱子里,用锁链、绳子捆起来,很牢固。但这又有什么用?防小偷不防大盗,小偷打不开锁,大盗扛着箱子就走了。所以有时候,一种制度,可能是助纣为虐的。道家是要打破制度,甚至极端到“无君”。文学史上“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曾经到一个地方去做官,他从来不理政务,到了一个地方,就把衙门的墙全部拆掉。中国原来的建筑,是外面望不到里面,你会觉得高深莫测。阮籍就把墙拆掉,大街上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大堂上的人。道家认为,把层层叠叠的建制拆掉,简单化,那是最好的。
从“人”的角度看:儒家和道家是非常不一样的。儒家很清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克己复礼,“礼”就是秩序。“礼”是强调差别的。儒家的“人”不是个体的“人”,是从关系来讲人。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曾简明扼要地指出:儒家看人,是将人作为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点,一提到某人,就说他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先生。道家不是如此,道家更多关心个人。儒家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庄子强调个人,认为保全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的逻辑是,你要完成自己的生命,有时候就得以死成就,只有死了以后,你才是人,因为你保守了作为人的那一点区别于动物而活着的东西,比如仁,比如义。但道家不这么想,道家认为,只有活着才是个人,死了就不是人了。
在这里,我不是说儒家和道家哪一个是对的,只是希望通过对比让大家看到,两家背后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老庄有怎样的不同?
道家里头,老子和庄子差别也很大。把老、庄放在一起讲,是从汉代开始的,早前人们并不认为他们是一家。
老子的思想核心,基本上是把所有的世界都看成二元对立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所有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老子认为,所有相反的两个方面都是“返”的,也即,都会向对方转化,没有一个能够固守在一个方向不变。老子说,柔弱能够战胜刚强,水滴石穿。他这个想法不只针对人间社会,也针对自然界,他是把两者都打通的。老子说的很清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刚出生的小孩很柔软,要很当心地抱着,到老了以后,人就变得很刚硬,像草木那样枯槁。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你要它合起来,先打开。“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把他给削弱了,先要让他强。“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你要把他打下去,先把他抬起来。“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你把它夺过来,就要先给他,都是相反的。老子说,要“知雄守雌”,要厉害,就要先站到雌伏的地位上去,“知白守辱”,要清白,就要先站到阴影里。总之,人要站在事物转化的潮头上,顺势而上,不能显山露水走到前面。这就和跑马拉松一样,要夺冠,一开始要在第一梯队,但不能冲在第一个,到最后再冲刺,否则就完蛋了。
为什么道家看得开?因为它有一个很高远的视野,看得很远。道家把自然和人放在一起看,对宇宙、自然、世间有一个整体的看法,再从这里面来看人。儒家是把人和其他分开来看,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而道家认为,人是万物之一。
当然你读了庄子,有些领悟,也不是说就能让你考进清华,也不一定能解决你公司实际的困难。只是,这些事对你的意义和影响会有不同。哲学有时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转化了,或者说,在更大的视野当中看,事情的意义就转变了。
何为道家的无为?
今天我们常说“采取‘无为’的态度,超然的态度”。庄子的“无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为哲学,或者政治哲学。一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无为”的。“无为”什么?比如,如果我是一个好的系主任,我应该对系里的教授“无为”,但对校长,我没资格“无为”。校长让我干什么,我不干,那怎么行?
教授也是。我对教授“无为”,教授对学校应该有所作为,要好好上课,好好写论文、做科研,不能吊儿郎当,什么都不干。这个“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为,不揠苗助长。
“有为”和“无为”是有分际的。“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什么叫同德不臣?都无为,臣子在哪里?下属在哪里?具体干活的人在哪里?都无为,那怎么行?如果上下都有为,“上与下同道则不主”。大家都有为,要你国君干什么?要领导干什么?
什么叫“黄老政治”,亲近无为,基本理论就是“上无为而下有为”。上面无为,能够让下面充分作为,让下面发挥长处,尽到责任,而上面只是一个整体掌控,不能介入具体行动。就像蒋介石,如果一个电报打到团部,说你应该怎么打,那肯定是打不过毛泽东了。办事要按照具体情况,审时度势,上下都有为,直接就搞坏了。
道家“无为”的精神影响非常大。道家抽象地讲“无”和“有”的关系,“有”生于“无”,“无”比“有”更重要,无为更关键。包括“虚”、“实”的关系,“神”、“形”的关系,哪个重要?“虚”重要,“神”重要。
什么是“虚”?老子举过一个例子,我用大白话说,就是做陶艺。最重要的不是这块土,重要的是“空”,是当中的中空部分。这个器具之所以成立,有用,是因为“空”的部分,而不是因为“有”。你造一个房子,钢筋、水泥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老子回过头说,这房子是因为有门、有窗,才是人住的地方。虚实、有无,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人也是如此。“虚”也很重要,把人生填满,人就完蛋了。西方人也说,真正的思想是产生在闲暇中的,天天都很紧张,把自己填满。这个可能很好,但这样的话,你永远是下面的,而不会是上面的。“虚”可能在具体工作上没用,在眼前的事情上没用,但从长远来说,是有用的。
道家所讲的“虚”、“无为”,就是“神”。一个社会的政治也是这样,你不能所有都塞满、掌握,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何为“自由而无用”?
“自由而无用”好像已经变成复旦的一个标签了。对于自由大家争议比较少,复旦的校歌里也有。但自由的概念非常复杂。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学校里需要的,是精神的自由,这恐怕也是庄子讲的意思。对庄子来讲,或者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个人都是很卑微的,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局限,有的人有可能达到自如的境界,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距”,但大部分人都是有限制的。所以最重要的大概是精神的自由了,这点特别重要,这是我们能够把握的。生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完全自由,每个人都有局限,但是你不能在局限当中思考问题,在局限当中看待你周围,或者看待自己。你有的时候要抽离,不能做“朝三暮四”的猴子,要尽量做养猴的狙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无用,字面上来讲就是没什么用,学了庄子,学了文学有什么用?从实际的世俗的角度看,可能确实没用,因为不一定能够直接帮助你什么。庄子讲精神上的自由,我们不妨在这个前提下来看待无用。“无用”第一次出现是在《逍遥游》,庄子和惠子两个人是辩友,惠子说我种了一个大葫芦,这个葫芦那么大,装水装进去承受不住要破的,而如果切成两瓣变成瓢,太大了舀水也不能舀,所以这个葫芦就没有用。
庄子的回应很有意思,说你这个人怎么脑子这么不行?心里面都长草了,你不通。这个葫芦不能装水,那把它绑在身上,像救生圈一样作为浮水的工具,浮游于江湖之上,这不是很好吗?
庄子讲“无用”,可以说是他的智慧,他是在更高层次上看这个问题,不能落实在一个很具体的层面上。惠子依凭的是惯性的思维、封闭的思维,葫芦通常是这个用处,不能派这个用处它就没用。庄子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它能浮游于江湖之上,不也是很好吗?浮游于江湖之上也是人生很重要的部分。各位工作很紧张,你觉得不需要旅游、闲暇,而是一年365天都工作?
庄子批判惠子,落实在后者固执于太实际、太固有的观念,如果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心灵是开放的,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处理,这个无用对你来说可能就很有用。《庄子》里讲过,小的迷惑是失去路径,大的迷惑是失去方向。人生这条路谁都没有走过,找到大的方向有时候就是要虚涵些的、高远些的盘算。所以你怎么能轻易判断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呢?
复旦管院EMBA 复旦EMBA 复旦大学EMBA https://www.fdsm.fudan.edu.cn/emba